查看原文
其他

自主创新为什么离我们如此遥远?

2016-11-12 刘学 战略前沿技术
理性·建设性



让在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培育起来,具有求同、收敛思维特点的人,能够突破高强度训练所形成的思维桎铐,做出前无古人的自主创新,基本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有十余年了。这十余年来国家投入巨大,直观上看也成就斐然。但对取得的成就深入考察就可以发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各个领域,从互联网到舰船技术、从3D打印到航空航天、从生物技术到人工智能,甚至影视艺术的很多概念及模式,基本上都是追随模仿的。离我们期望的自主创新,相距甚远。


我国从追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型成效甚微的根源已经有许多人关注,并且从制度、文化、教育、政策及资源投入、企业家行为等层面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真正的根源在于,我国“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理想,因而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追求正确答案的收敛、趋同思维,限制了他们成为企业家、科学家以后的创新思维空间;以正确答案为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则严重降低了他们的品味及鉴赏水平,使其在评价创新构想时常常将那些有违常规的突破性创新视为天方夜谭或者洪水猛兽,进而使极其稀缺的自主创新构想常常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幼儿园阶段开始,重构中国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将中国的教育模式从“知识学习吸收型“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在适当外部压力下的“知识发现创造型“教育模式。


中国:知识学习吸收型的教育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西方人发展并建立起来的。引进学习者的身份,决定了我们在现代教育的初始阶段,必然选择学习吸收型的教育模式。


在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教育者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目标。“结果正确”是教育者关切的核心,过程和方法则在其次。教育者潜意识深处的最大忧虑,是千万别教错了:“以讹传讹,罪莫大焉“。于是,教育主管机构为防止教错了,组织全国各层次、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编写各种类型的标准教材。所有的标准教材背后,一定要附上一套标准答案。几乎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心里永远有一个正确答案。凡是学生课上的回答、课下的作业符合老师心里的正确答案,就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符合老师心里的正确答案,就会得到老师的残酷打击,无情镇压。


由于来自考上一流大学面临的强大竞争、来自父母望子成龙的强大压力、来自教师责任感的强大约束和海量知识灌输,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的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强度远高于西方国家,优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也高于同层次的西方国家的学生。


但是,在此模式下,学生和老师的思维模式都是收敛、趋同的。收敛、趋同的目标,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正确答案。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学生都知道一定有个正确答案在某一个地方,学习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并牢记这个正确答案的过程。这个枯燥的过程常常会磨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渴望。学习的动力来自于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约束,竞争的压力。考上好大学,进而找到好工作等现实需求,是学生追求的核心目标。


英美:知识发现创造型的教育模式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教育模式是知识发现创造型的模式。发现创造新的知识的关键是什么?强大的内在动力、好奇心与探索欲、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的方法论、行动导向。


知识发现创造型教育的起点始于幼儿园,而非大学。在幼儿、少儿阶段,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判定:哪些孩子未来是创造性人才,那些孩子是操作性人才。教育者唯一可以做出的假设是,每个孩子都是具有无限创造潜力的天才。教育者的重要责任,是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深化自我认知、明确和培养自我理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在社会空间结构及角色体系中最适合的定位是什么。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教育和职业发展路径。


发现创造新的知识需要发散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美国的幼儿园、中小学,拥有并不断更新大量的被中国人称为“玩具“而被美国人称为“学习用具“的东西,以及各种科学实验设备和材料,千方百计设计各种“创新教室“,让学生在有目的设计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验证相关的知识,并着力培养学生对各种新现象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对这些现象产生原因进行解释、进而在新发现基础上发明创新所需要的想象力。


除了上帝以外,美国各层次的学校不灌输任何先验的结论。所有未经科学方法证实的假设或权威判断都可以受到挑战和质疑。突破已有的认知,超越已知的结论,并用科学的方法证实或证伪它,会得到由衷的鼓励和赞赏。很多幼儿园甚至因为担心抽象知识的传授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而对其加以控制。美国很多大学也允许高中毕业生获得大学录取资格以后(大学期间也可以),再选择一个间隔年(gap year),在本国或其他国家参与社会实践,了解自己的兴趣或爱好,以最终确定大学及未来的专业方向。自我承诺,是内在动力的源泉。


当然,从幼儿园开始,对法律的尊重,成为合格公民应尽的责任和应遵守的规则,也是教育中的重点。科学技术方面突破创新但个人行为方面不能违法、违规,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意识。


“园丁不能把玫瑰变成橡树,但却可以帮助玫瑰生长”。知识发现创造型的教育模式不能把一个没有任何创造潜力的人培养成发现创造知识的人才,但可以尽早发现这些人才,助力其成长,而不会扼杀其创造天赋。


当然,相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外在的约束相对不足,那些未能被成功激发起学习内在动力的学生学习强度相对较低,因而知识的深度和宽度相对不足。这也会限制其未来的创新能力。


相对于知识发现创造型的教育模式,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常常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缺乏自我认知,内在动力不足。保守估计,中国9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40%以上的硕士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虽然他们知道自己学哪些学科快一些,容易一些。甚至有部分博士生要毕业了,突然发现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却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这些人进入社会,工作只是工作,职业只是养家糊口的饭碗,自然缺少强烈的内在驱动。而真正伟大的创新,常常源自于内在的驱动而非外在的压力。


其次,知识学习吸收教育模式中追求正确答案的收敛、趋同思维,大大限制这些人工作过程中的想象空间与创新境界,压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训练强度越高,学生越勤奋,越刻苦,对全新创新线索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空间的抑制越强。即便那些非常聪明而且勤奋的学生,通过高强度的学习,掌握的知识的深度与宽度远超过欧美同层次的同学,但在发现创新线索的能力、创造性想象的层次和广度方面,依然差距显著。


再次,以正确答案为美的教育评价标准,则严重降低了学生工作以后的品味及鉴赏水平,使其在评价创新构想时常常将那些有违常规的突破性创新视为天方夜谭或者洪水猛兽,正如大清王朝的权贵们对待来自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坚船利炮一样。品味(taste)是在长期的学校教育、家庭熏陶、社会影响过程中,个人的思维习惯、知识体系、技能、教养等内化的结果。创新的品味,既影响创新构想的层次,也影响对创新构想的鉴赏能力。


反倒是那些不为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体系所认可的,离经叛道、调皮捣蛋因而教育的烙印不深,同时成就愿望未被磨灭的人,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空间也能更为开阔。但又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将创新构想转变为成功的创新实践。所以,他们常常成为老板,指点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培养的“高分精英们“的创新方向。


伟大自主创新的动力源自于:强烈的兴趣/探索欲望、成就愿望驱动之下的坚持、执着;绝不接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假设,从而对潜在创新线索的高度敏感;无拘无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无比的想象力;宽阔包容的胸怀和独特的品味及鉴赏能力。而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显然之自主创新驱动力的天敌。学习吸收型的教育模式的因,决定了中国产业界追随模仿型创新的果。


转型:从学习吸收型模式转为适当压力下的发现创造型模式

三十年前,中国的学生通常是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出国深造;二十年前,中国学生本科毕业后开始出国;十年前,中国许多学生高中毕业便出国留学;现在很多学生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出国。不用谈自主创新,中国教育如果不转型,自身生存的空间和机会也会大大萎缩。


教育转型从哪里做起?教育专家的建议是通过建立研究型大学,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实现。但是,就像中国足球从国家足球队抓起,无论国家投入多少资源,聘请哪个大牌教练,都永远无法实现中国足球水平的可持续提升一样,中国的教育转型要从幼儿园阶段做起。


我们需要渐进而又系统地重构中国师范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甚至重构中国师范教育的体系。投入资源去美国的幼儿园、中小学观摩学习,特别要研究其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的教学(游戏)活动的设计的理念、组织实施的方式,结合以往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和学校进行转型实验,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


中国的文化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外在压力将是永远存在的。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有利于创新的发散思维,提升其品味和鉴赏力,是教育者重要的责任。另外,让学生培养起基于事实和逻辑而非意识形态,对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以追随模仿英美教育模式的方式改革中国的教育模式,来解决中国技术创新方面的追随模仿问题,看起来真的是一个谬误,但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让在知识学习吸收型教育模式下培育起来,具有求同、收敛思维特点的人,能够突破高强度训练所形成的思维桎铐,做出前无古人的自主创新,基本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学教授)




经 济 观 察 报 理性 建设性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